您的位置:首页>民 生

人物 | 妇女节,一起听听4名泸州女警的防疫故事

来源:​川报观察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8日 15:08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公安分局里,有一群女警,她们在家里是父母呵护的女儿,是丈夫宠爱的妻子,是孩子温柔的妈妈,可是走进抗疫一线,她们只有一个身份:战士。

自疫情发生以来,这群女警带来的感动有很多:女所长廖艳劝说一名抵触人员成了疫情防控宣传员;实战指挥中心副主任林玲每天打上百个电话;政工室队建科科长李瑶每天去一线检查督导,给9岁娃临阵培训教煮面食;红星派出所女警余航新手上岗,主动电话号码留给确诊楼栋小区居民.......

在三八妇女节这天,一听来听听4名泸州女警的防疫故事。

玉带河派出所女所长廖艳:

一男子因想出门透气坚持开门营业,她劝他当了一名能自由行走的志愿者

廖艳是原胡市派出所所长,前几天才到玉带河派出所任职。

“本来以往过春节是胡市镇最热闹的日子,镇上的交通拥挤状况一直是派出所最为头疼的问题。”廖艳说,今年因为受到疫情影响,胡市镇的春节一改以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变得安静沉闷,街道车少人稀,缺乏生机。

但派出所却从正月初一就开始了加班加点的工作,胡市共有湖北返乡人员63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34人。民警要配合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这些返乡人员的行踪,并对他们的密切接触人员逐一登记造册,进行隔离。

2月9日上午,所里接到社区干部打来的电话,辖区内一名服装店店主不听工作人员劝导,仍然坚持开门营业。廖艳和所里的同事赶到现场,将这名男子带回了所里,但是无论民警怎样讲政策,讲法律,讲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男子油盐不进,最后竟然在派出所内破口大骂起来。

廖艳强耐着性子对他仔细询问才得知,这名男子是在家里呆久了想出来透透风,于是廖艳开了一个脑洞。

“既然您这么渴望行走的自由,不如就加入志愿者队伍。”这样既能出来透风,也能体验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工作的艰辛,同时也可以为疫情防控宣传尽一份责任。想法当即得到政府工作人员的认可,他们马上为男子送来了志愿者的工作服,当即男子就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从一名抵触人员转化成疫情防控宣传员。

image.png

image.png

(廖艳。龙马潭区公安分局供图)

实战指挥中心副主任林玲:

每天接打上百个电话,接电话接到脑壳痛

林玲是龙马潭区公安分局实战指挥中心副主任,今天春节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轮到林玲值班,林玲期待着值完班后,可以换几天补休,过几天慢节奏的生活。

然而,从年三十开始各种和疫情有关的指令就一个个下达下来,特别是正月初一下午,突然接到一级勤务的指令,林玲知道这个春节肯定是泡汤了,但没想到这个连轴转的班上得这么漫长。

实战指挥中心是分局的中枢机构,也可以说是分局的最强大脑,24小时高速运转,警力的安排,人员的指挥调动,卡点的设置,检查的程序,疫情防控的所有排查指令都从这里发出,林玲们的工作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林主任,除了鄂牌车辆要劝返外,其他地区的怎么办?”“林主任,有两个人员身份信息,要帮助核实。”林玲说,每天都会接打上百个电话,接电话接到自己脑壳痛。

林玲举例,比如对龙马潭区几个卡点的安排,警力的调配,每一次换防都需要进行对接,由于卡点经历过几次调整,政策也经过不断调整,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对卡点业务工作指导、培训,而且守卡点的警力也在不断调整,以前全部由分局的民、辅警承担,后来随着工作压力增加,分局警力撤回一部分承担其他工作,卡点的警力换成了民兵、法警或市局增援警力。每一次换人就要重新对工作要求、工作纪律、相关政策进行一次培训,做好换防的各种衔接工作。

林玲说,对卡口数据的录入也是一个大工程,每天将各个卡点的数据信息收集汇总起来,然后林玲要开始重点研判,哪些是从疫区回来的车辆,哪些和疫区有过交集,再从这些枯燥的数据里找出需要排查的车辆、人员,将排查的指令下发出去,再根据排查反馈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摸排工作。

自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林玲每天的工作状态可以用“忙到模糊”来形容。在七楼狭小的办公室一呆就是一天,记不得几号,是星期几,已经成为她的日常。

image.png

(林玲。龙马潭区公安分局供图)

政工室队建科科长李瑶:

每天去乡、镇、街道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给9岁娃临阵培训教煮面条、饺子

李瑶是龙马潭区公安分局政工室队建科科长,这个春节,真的应了一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说好了,要带孩子去成都玩,9岁的儿子一直念叨要去四川科技馆,李瑶也早早给他许了愿,春节一定好好陪他玩几天。

没想到年初一就收到了全省公安机关启动一级勤务模式的指令,李瑶还接到了参与区政府联合执法的通知,从1月28日开始,每天李瑶都要跟执法组一起到各个乡、镇、街道去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督察街面门店的关停情况,劝导人员不聚集。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每天要说上很多句话,走上很多路,还要跟一些不听劝导的群众反复进行宣传,有时候进入疫区,还要小心翼翼地防范,防止自己被感染。

image.png

( 李瑶9岁儿子。龙马潭区公安分局供图)

这意味着,李瑶要给儿子开空头支票了,怎么给娃解释呢?李瑶和老公都不是泸州人,老公在交警支队工作,也要投入抗疫一线,回家也没有一个准点时间,父母都在外地,平时孩子放假时,没有人看管。

李瑶也担心孩子独自在家出问题,毕竟这是第一次把娃放在家里。想到他们夫妻万一不回家,儿子的吃饭问题,李瑶给儿子进行了临阵培训,煮面条,煮饺子,让他慢慢学会了最简单的操作。

“孩子会不会不听话自己跑出来玩?会不会在家里被开水烫伤,被火烧伤,会不会使用电器出现问题?”李瑶心里总是蹦出很多种假设,只要工作有空闲,她就会抓紧时间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抽查一下儿子的情况,得到他平安的答复,悬着的心才稍微安稳一点。

区政府联合执法组的工作结束后,李瑶回单位上班,李瑶以为这下工作总算规律一点了,没想到因为警力紧张,李瑶又被抽去增援红星派出所,工作节奏再次打乱,而老公也被省厅抽去外地增援,儿子的处境也更加可怜。

没想到,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自己在家解锁了很多技能。早上起床后,先是用微波炉加热面包,吃完早饭,开始上网课,进行学习,中午如果李瑶没回家,孩子会煮点面条或饺子对付一顿,吃完饭还会自觉把碗洗了,把厨房整理干净。晚上洗澡以后,自己也会把内裤、袜子洗了,瞬间懂事了很多。

image.png

李瑶说,有一天,因为加班比较晚,回到家里已经凌晨,第二天早上便想多睡一会儿,没想到起床时,已经看见9岁的儿子烧好了水,正在像模像样地给她做早餐,当时鼻子一下就酸了。

红星派出所女警余航

新手上岗,第一个工作任务是劝说居民不扎堆,主动电话号码留给确诊楼栋小区居民

余航是龙马潭区公安分局红星派出所民警,来到红星派出所工作已经三个多月了。

1月25日,余航接到第一个工作任务,就是和同事一起对辖区内人员易聚集的场所进行关停劝导,对聚集人员进行驱散。

image.png

工作看似简单,但是余航真切地感受了“嘴上功夫”的不易。有些群众对余航们的工作比较配合理解,但工作中余航们也遇到了很多“油盐不进”的顽固派,道理讲了一遍、两遍还是不听,有时候同样的话必须重复很多遍,才能把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劝开。几天下来,疫情相关新闻也在电视、手机不断滚动播报,辖区内群众聚集的现象几乎没有了。

有了切身的体验,余航对辖区群众的心情也就更能体会。

2月20日,余航的警务室管辖范围内的一个小区因为有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人员,小区要进行封闭管理,余航的工作任务是去做好对群众的解释和安抚工作。余航理解此时他们的焦虑和不安,还有对未知风险的担忧,可是如果不进行严厉的隔离举措,风险就不会被阻断。

image.png

为了缓解他们的紧张恐惧心理,余航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他们,告诉他们如果家里有任何困难,都可以与余航联系,即便是聊聊天缓解缓解他们心中的压力,也总归是好的。

短短的从警经历中,能遇到这么大的“战疫”,余航说,这是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


川报观察记者 魏冯

责编:王光健  编辑:李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