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民 生

泸州龙马潭:高粱地里说丰年

来源:​龙马融媒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9日 10:06

image.png

盛夏时节,在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来寺村的有机高粱基地里,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高粱,忙得热火朝天。沉甸甸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染红了山野,更染红了村民笑容满面的脸庞,流火的七月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这是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实施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image.png

强化基础建设——铺就村民“致富路”

“路修通了,高粱能更及时高效地运出去了,娃娃上学路干净了,我们上街买卖也更方便了!满意得很呐!” 高粱地里,几位正忙着收割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对未来幸福生活满怀憧憬。

“去年我入股合作社分红4万多元,今年又是大丰收!”谈到种植高粱带来的收益,村民王锡文心里乐开了花。

来寺村距胡市场镇5.5公里,幅员面积6.08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小组,1325户4576人,三面环水,濑溪河环绕而过,水资源极其丰富,耕地总面积达5800余亩,水稻和有机高粱的种植历史悠久,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但是苦于基础设施差,每逢雨季村组道路泥泞不堪,人车通行极为不便。

“以前镇村干部之间经常说的一句‘玩笑话’,赶场天只要看到双腿沾满稀泥的村民,那他绝对就是从来寺村走出来的。”曾在胡市工作5年的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詹莺歌,提起当年这段经历感触颇深,“群众为这闹心的路没少提意见,高粱种植优势也没很好的转化成规模产业为老百姓增收。”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修路。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来寺村“两委”抓住发展有机高粱的新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民生、专用等项目资金,硬化全村24公里道路、修建生产便道9公里,实现了组组通,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

种植优势+交通便捷,成功吸引泸州老窖有机原粮生产基地花落来寺村,完成了有机高粱基地的科学布局和综合开发治理。依托高粱种植,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获得感更强了,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也增加了。

如今的来寺村,路成环线相通,闲散土地成片相连,宽敞平坦的乡村公路、清幽便捷的林间小径、整洁清爽的村容村貌……到处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

image.png

创新合作模式——免去农户担忧事

为了促进村民增收,以高粱基地为中心,胡市镇农业农村中心积极对接区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和泸州红梁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农技员,多次将培训课堂搬到来寺村的田间地头,根据土壤湿度、肥力及天气情况等条件向村民们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技术指导,让种植户对土壤的选择、播种方法、如何施肥、田间管理技术、育苗移栽和有机生产方式等有更专业的认识。

不少种植户表示,过去完全“靠天吃饭”,遇上旱涝或是病虫害,当年的收成就得大打折扣,“接地气”的授课方式对提升高粱产量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基地培养的农民技术人员已有 50 余人,培训达 1000 人次。

技术跟得上,销售也有方。为使高粱种植项目真正成为造福百姓的惠民项目,胡市镇党委以酒高粱种植基地为基础,构建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成立了来裕高粱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专合社)。专合社实行“五统、三免”,即:统一播种、统一移栽、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免费发放种子、免费发放有机肥、免费发放生物农药,给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专合社还筹集资金约60万元,在基地内3个核心示范片修建8个储水池、3600余米石板路排水沟,安装54盏杀虫灯。来裕高粱专合社从2002年的100亩无公害基地开始,到2008年通过有机认证发展至今已建成有机基地4100亩,涉及签约农户596户。根据泸州老窖公司前期测量数据显示,8月下旬每天最高可回收150吨,预计今年的收购量将达到1025吨。

“如今有机高粱产业发展格局日趋成熟,镇纪委将继续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督查检查,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为今年全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胡市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裴启东表示。

image.png

激发内生动力——贫困户成“万元户”

“以前只有零散的村民种植有机高粱,品种品质不一,市场价格波动大,销售成为一大难题,也影响了村民大规模种植有机高粱的积极性。这两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来裕高粱专合社走上了规模化种植之路,也有了稳定销售渠道。”胡市镇来寺村村主任兼来裕高粱专合社负责人罗冬梅介绍道。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今年能不能如期高质量保收增收?这是罗冬梅和村“两委”班子关注的话题。闲置土地整治、高粱基地机耕道清理、安置杀虫灯、病虫害防治……脏活累活罗冬梅抢着干,在她的带领下,村民增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胡市镇来寺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其中种植有机高粱的有21户。2015年底,47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2019年,全村571户农村留守人员在专合社成员的带动下,共种植有机高梁3200余亩,种植户总收入600余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1.3万余元,全村人均增收1228元,其中部分种植大户收入高达4万余元。

56岁的王定成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2014年,王定成一家因病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后王定成加入专合社种高粱尝到了增收甜头。今年,王定成夫妻俩还种上了乡邻放荒的六亩地,果断扩增有机高粱8.6亩,预计今年收入将达2万余元。王定成说,村里现在大力推广的高粱产业让他一家人增收越来越有底气。

“今年的产业到户项目补助2000元已经打到一卡通账上了,党的政策好,自身也要勤劳,日子就一定越过越红火!”王定成颇有感触地说,“党和政府在尽全力帮助我们,我们自己更要‘争气’!”王定成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image.png

纪检力量护航——合作社与农民双赢

随着有机高粱种植面积的逐年增长,怎样把高粱产业做强、做优?要如何形成制度对合作社进行有效监管?怎样促进有机高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保证项目资金用到实处,2017年由胡市镇纪委牵头,在来寺村高粱产业链上组建一支由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以及党员种植大户等组成的5人纪检小组,帮助专合社制定、完善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按照纪检监督程序依法行使监督权力。

小组建立有完善的内部检查追溯记录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从育苗制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土肥管理、收获及销售等全过程的公开透明化,均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的要求进行管理。

此外,纪检小组对合作社重大事务的决策、资金往来实行有效监督,每季度定期或不定期走访种植户,对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向村“两委”汇报。

截至目前已经协调内部矛盾纠纷30余项,有效促进专合社与农户的互利双赢。“来裕高粱专合社打通了来寺村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落实监管措施,精准施策,确保项目廉洁、资金安全。”裴启东说道。

通过努力,来寺村先后荣获省级“四好村”、市级文明村、泸州市“产村相融示范村”、省级卫生村、龙马潭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先进村”,泸州老窖有机农场生产管理先进集体,泸州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村等荣誉。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这一根根‘高粱杆子’将会扮演起更加重要的角色,造福更多老百姓,让乡村振兴未来可期,全镇上下将继续重点抓好产业扶贫这一根本,乘势而上!”谈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年,胡市镇党委书记吴开会表示势在必行。

通讯员:曾春霞

责编:姚艾青 编辑: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