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区第六次党代会专题

老兵刘树华:再唱战歌忆往昔

来源:​龙马融媒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5日 10:35

■记者 陈涛 摄影报道     

“你们好呀,快进屋来坐坐!”日前,记者来到龙马潭区特兴街道奎丰社区,87岁的老兵刘树华正在家里看着电视上播放的电影《三八线》。他的眼里闪烁着光辉,自己仿佛也回到了当年那个光荣的战场上。

image.png


70年前,16岁的刘树华应征入伍,同年被编入中将军长曾泽生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50军,作为陆军步兵入朝参与抗美援朝战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说起奔赴战场的情形,刘树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又一遍遍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声中,这位老人仿佛慢慢褪去满脸的皱纹,时光也飞回到那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年代。

“那是1951年,我记得泸州正是吃胡豆的季节,我们一群年轻人忐忑又期待,徒步到隆昌坐车出发,经重庆、汉口、东北、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终于,我们跨过了鸭绿江。”当年的回忆已经渐渐模糊,但刘树华依然记得自己上前线时那份激动的心情。

“根本没时间让我们慢慢来,敌人的炮弹不会等你,你不打他,他就打你了。”军情紧急,刚过鸭绿江,只是经过简单培训的刘树华和战友们就投入到了战斗中。当年的刘树华年轻又机灵,在队伍里,他做过后勤、做过侦查、还扛过各种机枪。

“重机枪、步枪、单颗枪、灌水枪,那个时候我啥子枪都用过了。”刘树华对当时的武器如数家珍。当时用过的“灌水枪”,是只能打一枪换上一颗子弹的“单颗枪”,枪管极易打红,需要用水冷却,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战士们只能用尿冷却枪支。“这些装备比不上敌军的,但我们还是很珍惜。”刘树华回忆,敌我装备悬殊,全靠战士不怕死的精神,顽强坚守。

“扛枪扛炮很重要,但是了解敌情也很重要。那个时候我们这些手脚灵活的,就主动报名去‘摸夜螺蛳’。”刘树华解释道,战士们把做侦查叫做“摸夜螺蛳”。深夜里,伪装后的战士们摸黑在树林里找到美军的部队,侦查对方敌情。然而,对于装备落后的志愿军战士来说,侦查也要付出惨重的生命代价。“敌军的装备太好了,往往我们这边的战士还没发现对面有人,就已经暴露了。”刘树华回忆说,很多战士出去“摸夜螺蛳”就再也没回来,但是靠着这些英勇的战士们一次次与死神擦肩带回来的情报,志愿军展开了一次次成功的突袭。

当时,刘树华他们还面临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还能保证吃饭,还发压缩饼干,到后面,只有啃雪了。”刘树华回忆,条件本就艰苦,然而在美军炸毁掉志愿军的补给线后,战士们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刘树华介绍,当时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跟不上,志愿军的攻势常常仅能支持一个礼拜,美军摸透了这个规律后,开始利用规律疯狂反扑。当记者问到被反扑怎么办时,刘树华嘿嘿一笑,“我们骨头硬,不怕死,他们怕死,他们的反扑我们不怕。”凭借顽强的斗争精神,刘树华和战友们拖垮了美军一举击溃志愿军的打算。

image.png


走下战场的刘树华因为作战表现好、头脑灵活被上级看重,决定送他去南宁进修提干。然而他选择回到家乡,做一个农民。“党对我太好了,已经很满足了,我以前就是农民,脱掉军装后,我还是想回到家乡,继续务农,务农也能建设家乡嘛。”刘树华笑着说。

2020年,刘树华收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以前的老物件都没有了,但是有这枚勋章就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他一边用颤抖的手拂去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一边笑着说到。

当记者离开刘树华家时,身后的房屋的又传出了铿锵的“雄赳赳气昂昂”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