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泸州市秸秆农业循环利用指导方案(2022—2025年)》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为何需要制定该方案?秸秆农业循环利用将采取什么措施?泸州出台了哪些优惠政策?对此,记者采访了市农业农村局秸秆农业循环利用工作分管负责人郭清春。
为何干:提高秸秆农业循环利用水平
2021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179.77万吨,利用量163.1万吨,利用率达到90.73%,存在秸秆收集运输和集中利用难、群众参与自觉性积极性欠缺、设备及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秸秆离田利用产业化程度低、秸秆利用要素保障供给不足等问题。
泸州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特征,制约了农作物秸秆收集运输,加上农作物秸秆分布分散、体积蓬松、密度较低、季节性强等特点,给农作物秸秆规模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带来很大困难。
由于农户对秸秆农业循环利用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认识不足,秸秆“用之为宝、弃之有害”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加之受传统耕作习惯及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农户对秸秆农业循环利用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秸秆农业循环高值化利用需要专业技术、设备支撑。目前,专门针对丘陵山区地形地貌的秸秆收集、运输、粉碎、加工设备和秸秆就地就近利用技术模式缺乏,难以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秸秆农业循环利用长效机制。
郭清春告诉记者,科学开展秸秆农业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是提升大气环境质量、预防森林火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平衡、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怎样干:肥料化饲料化
按照“模式体系化、布局网格化、基地小型化、产业规模化”的思路,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创新体制机制、规范利用技术,泸州形成秸秆农业循环利用区域化、多元化、高效化、产业化格局,实现全市秸秆农业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
计划到2025年全市水稻秸秆全域全量利用,粉碎翻埋还田、覆盖还田、堆沤还田面积达到200万亩,年处理量达到80万吨;建成年利用旱作秸秆50万吨的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产业化发展体系;建立年处理旱作秸秆40万吨的秸秆覆盖还田、腐熟还田、家庭养殖饲用等分散利用模式习惯性机制。
以水稻、玉米、油菜、小麦秸秆为重点,通过秸秆机械粉碎翻埋还田、堆沤还田、覆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静态好氧高温发酵堆肥等技术,推进秸秆还田和肥料化利用,实现年利用量100万吨,占利用总量59%。
在宜机化程度较高的集约化规模种植区,推广秸秆机械粉碎翻压还田、混埋还田和覆盖还田技术;在宜机化程度低的秋冬季休耕区域,指导农户粮食收获后将秸秆堆积于田头,加入氮肥或畜禽粪便调节碳氮比,推动秸秆自然腐解还田;在降雨量丰富的积温较高地区,围绕秸秆禁烧重点管控区域,推广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实施秸秆田间快速腐熟还田;在条件成熟区域推广秸秆静态好氧高温发酵堆肥技术模式,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
以畜牧业为纽带,围绕肉牛、羊等草食家畜养殖过程中对饲料的需求,以及省内外大牲畜越冬对牧草需求,通过秸秆直接粉碎喂养和秸秆黄贮(微贮)等技术,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
有啥利好:补助利用数量、设备购置、设施建设
秸秆利用加工厂房及秸秆收储点资金投入不足,是泸州市秸秆农业循环利用工作推进的制约因素。
对此,泸州采取“补助利用数量、补助设备购置、补助设施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对参与秸秆还田、离田收储、加工利用的市场化服务主体进行扶持支持,主要为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相关涉农公司等。
其补助标准为:用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厂房补贴额度不超过30%(单个企业财政资金补贴额度不超过300万元)、收储点库棚补贴不超过50%、秸秆综合利用专用设备均按投资不超过50%补助,已享受农机补贴的不再享受项目补贴,不能叠加补贴;秸秆综合利用量补贴150元/吨;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基地静态好氧高温发酵秸秆堆肥补助500元/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承担主体的,设备购置和厂房、收储点库棚建设投资按不超过80%补助。
来源:川江号
编辑:汪静 责编: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