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四化同步 城乡融合 五区共兴——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

全省首场•首秀|快来投票1号和4号,为"泸州河"扎起!

来源:​文旅泸州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0日 10:50

2023年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活动已正式启动

泸州两个剧目入选

数量与成都并列全省第一

识别下方小程序码
为1号《柳荫记》和4号《包公赔情》投票↓


4月18日-19日

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的《柳荫记》

将作为2023年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活动首场演出

登上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舞台

合江县川剧团的《包公赔情》

也将于4月22日与观众见面

“泸州河”川剧艺术是如何形成的?

今天

小编带你来了解

 一、“泸州河”的起源:与“资阳河”的关系

川剧是巴蜀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根源性的艺术形式,其正式成立的标志是清雍正二年(1724)泸州艺人组建的庆华班。在川剧的“四大河道”中,   “泸州河”起初是“资阳河”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后因流播广泛而独立出来,成为川剧的一支重要河道   

   
(二)   

     
“泸州河”形成的标志   
川剧高腔艺术和地域文化有着深厚渊源,它是以唱腔文化作为声腔内涵的唱腔流派,以地区或名角立派。   川剧史上著名演员的唱腔流派活跃于泸州地区   ,因派出名,名流甚众。

清嘉庆年间,泸州戏班演出的《三跑山》是“泸州河”可查的第一部戏,可谓是“泸州河”形成的标志。该剧采用难以驾驭的徒歌形式,首曲由帮腔“昆头子”开头,接着是自由节奏的散板来点缀环境。当曲调进入“叨叨令”“脱衣衫”“小梁州”等故事的主要段落后,再唱以“二流”(2/4拍)板式为主的“上小楼”“朝天子”,两者将曲调情绪推向高潮,再用速度相对自由的“尾煞”作为结尾。从中可知,这一大套唱段,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情绪上的安排,与川江号子“散”“慢”“中”“快”最后又转为“散”的节奏几乎一致。

戏路方面,《三跑山》一剧,泸州套打为“五花路子”,川北演出的剧目套打是“打反路子”。“泸州河”的老本子以双盘为主要情节,由五台山住持先盘六郎,三问三答唱高腔;然后六郎盘五郎,才改唱胡琴二黄,而川东、川西唱胡琴二黄,以生盘净为主要情节,突出净角的唱功与表演。

《三跑山》首先依据人物性格、特定环境、内心活动、情绪起伏演绎剧情,然后运用咬字、吐字、发声、润腔以及音量的大小收放、声音的力度强弱、音色的变化体现高腔特色,加上“犯腔换调”、板式组合、节奏动律、速度快慢等,再从总体把握气势,显山露水,尽显泸州川剧风采,呈现出泸州川剧的风格:阳刚、明朗、豪放、张扬。

至此,“泸州河”具备了从“资阳河”中独立出来、自成一派的内在条件。

二、“泸州河”的发展时期:演艺逐渐形成体系

清道光、咸丰以来,“泸州河”川剧班社林立、人才辈出,舞台艺术呈繁荣景象。演艺舞台主要是   神庙戏台、会馆戏台,祠堂戏台和少数私家戏台,主要配合祈神祷雨等民间习俗开展演出   。随着大移民进程,五种声腔逐渐合流,角色行当己趋完备,各流派演出精彩纷呈,逐渐形成具有浓郁泸州乡土特色的体系。

   
(二)   

     
各流派演出特色纷呈        
清同治、光緒年间,是川剧班社大发展时期,有官班(官署戏班)、家班(家庭戏班)、乡班(乡村戏班)、科班(学、演结合班)、玩友班(票友自愿结合的自娱班),以及走州串府、漂泊于水陆码头的“江湖班子”等多种组班形式。

“泸州河”唱腔的风格趋向,有两大因素左右其形成和发展。一是由地域文化及唱腔文化所酿成的文化底蕴,引导着唱腔艺术的创造发展;二是唱腔本体因语言因素作用于唱腔走向而形成的特性风格。

泸州和成都地方语言,同为四川话语系,在语音、词汇、语法所构成的语言系统,以及语言的声、韵、调上基本一致,这是统一的川剧声腔系统及唱腔风貌的本质基础。但孕育川剧唱腔地域流派风格的因素,主要差异在于说话语调、语气、语音、语感等。泸州人话语腔门张扬,说话比较硬朗、浓重;成都方言语调偏向平和、舒适,说话则比较轻便、柔和。

在同一个地方,因班社所处时代不同,演员所滚戏班的差异,都会呈现个性鲜明的特色或群体性的趋向特征,这样自然就会有同一地域内小流派的划分。庆华班康子林以潇洒悠扬成家,鹤林班邓得珍以华丽婉转见功,全胜班刘道和擅唱“红鸾袄”曲牌,新全胜班周保生擅唱“清水令”曲牌,得胜班高彼兰唱腔高低自如、脆亮甜润,翠华班陈艳卿唱腔刚柔相济、醇厚隽永、平淡中显神奇。各个流派的表演特色各不相同,精彩纷呈,不仅给观众带来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也为“泸州河”体系的形成完善奠定重要基础。

三、“泸州河”的鼎盛时期:城市化达到空前高度

清末民初,“泸州河”川剧艺术得到空前发展。演出向城市舞台发展,出现了新型剧社,玩友活动日益兴旺,演出更注重舞台美术对人物造型和营造舞台时空的效果,程式化与生活化和谐统一。至此,“泸州河”川剧艺术形态成熟完备,进入到鼎盛时期。

   
(二)   

     
演出行当完备成熟   
清末民初之际,川剧由农村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增加,舞台人物渐趋复杂,角色行当的划分除旦、净、丑3行仍保持旧制外,生行分为小生、须生2行,而末行则归入须生,从而形成小生、旦角、花脸、须生、丑角5个基本类别。

5个行当又各自划分出若干角色类型。如小生分为文生、武生、帕帕生,须生分为正生、老生、红生等。行当不以忠奸善恶区分,如《十五贯》中的况钟、《斩美案》中的陈世美,一善一恶,均由须生扮演。《金貂记》中的尉迟恭、《赵氏孤儿》中的屠岸贾,一忠一奸,均为花脸应工。

从清代至民国时期,“泸州河”中的各个行当形成一套各具特色并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式,称为“四功五法”,大致包括唱、念、做、打、手、眼、身、步8个方面。“泸州河”的专用功法如朝子功、水发功、口功、子功、褶子功、水袖功、扇子功、矮子功、踩跷功、椅子功等,较之基础功法具有更强的技艺性。

“泸州河”川剧的演出服装是以明代服饰样式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如官衣、褶子、绫子、纱帽翅子、水袖(包括男角“香汗衣”水袖)、飘带、弯带、髯口等等,体现出“泸州河”川剧表演艺术特色。

为便于使用和管理,演出服装均按类别分置于专用木箱内,统称为衣箱。大衣箱、二衣箱、饰扎头和杂箱构成戏班必备的四担箱。完备的行当构成了川剧舞台美术综合体,与表演、音乐等融合在一个统一的艺术范畴里,形成共同的艺术风格,演绎出人们乐见的以写意为主、虚实结合的川剧艺术。
 四、结语

泸州是川剧的重要发祥地。“泸州河”的形成、演变、发展,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它最早是川剧“资阳河”的一个分支,以高腔为最大特色,随着打击乐、帮腔等特色的沉淀,逐渐表现出群体的历史积淀、文化心态、审美趋向,而从“资阳河”中独立出来。清代后期是“泸州河”大发展时期,班社林立、人才辈出,演出剧目丰富、各种流派纷呈、表现形式多样,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表演体系。进入到清末民初,经过四川戏曲改良运动的冲击和熏陶,“泸州河”川剧艺术城市化、职业化、专业化程度达到鼎盛时期,演出行当更加成熟完备,舞台美术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由简易到精美的演变过程。至此,“泸州河”川剧艺术形态基本形成。

识别下方小程序码
为1号《柳荫记》和4号《包公赔情》投票↓

编辑:汪静 责编: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