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民 生

减点盐值,加点颜值,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减减盐!

来源:​龙马融媒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5日 16:33

9月第三周是“9·15”中国宣传减盐周,向公众传递减盐理念和生活技巧,引导人人知晓自己的口味及食盐摄入,倡导“人人行动,全民减盐”。

640.jpg

根据泸州市成年人慢病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泸州市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人每日烹调盐摄入量为8.5克,烹调盐摄入过多的比例为68.8%,远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食用量。

640.png

食物中摄入过多的钠会升高血压,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高盐饮食还会增加肾脏疾病和胃癌的风险。因此,减盐可以有效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而膳食中钠的主要来源就是食盐,减少每日食盐摄入量至5克或以下,将有助于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养成清淡饮食习惯,关爱家人健康,保持健康体魄。

640 (1).jpg

家庭减盐小妙招

01小小盐勺用起来,学习量化用盐。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使用定量盐勺,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

02少吃咸菜多食蔬果。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建议每餐都有新鲜蔬果。

03少吃高盐的包装食品。少吃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

04逐渐减少钠盐摄入。减盐需要循序渐进,味觉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05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06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07关注调味品,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

08警惕“藏起来”的盐。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建议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

日常烹饪减盐小技巧

1炒菜后放盐

炒菜、做汤时先别放盐,等到菜和汤做熟快上餐桌的时候再撒适量的盐。

2以醋代盐

为了避免减盐影响菜的味道,尝试借助醋的酸味来调剂食物的味道,同样能刺激食欲。

3清淡本色

有些菜少放盐味更美,比如蘑菇汤,越清淡越能衬出蘑菇的鲜香,而且蘑菇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

4鱼、肉不放盐

有些人喜欢炖鱼炖肉时多放盐,然后用白糖调味,这是错误的。因为鱼和肉本身就含有无机盐,所以在烹饪的时候可以尽量不放盐。

5边尝边加盐

炒菜不要凭感觉放盐,最好尝一下菜味,确认太淡再加盐,每一次只加一点儿。

640 (3).jpg

常见高盐食物

调味品:很多调味品都是高钠产品,目前很多家庭开始限量使用味精、酱油等,以避免盐摄入过高。

甜品:大餐后享受一道美味的甜品,是许多人养成的习惯。但甜品暗藏高盐,奶酪、糕点在制作时表面会抹上一层盐来腌制,这是发酵和储存的必备工序。

快餐:很多鸡翅、薯条等快餐食物,都是高盐食物。

熟食:香肠、熏肉、午餐肉等,方便且美味,但食用后容易摄入大量的盐。

鱼虾类:咸鱼、虾皮、虾米、鱼片干同样含不少盐。

乳腐:红乳腐、白乳腐等,盐的含量往往也不低。

坚果:炒葵花籽、小核桃、花生米坚果类食品,其中的含盐量不可忽视。

蛋类:咸鸭蛋、皮蛋等常常是高盐产品。

豆制品:素火腿、豆腐干等产品的含盐量一般较高。


来源:泸州疾控

编辑:汪静 责编: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