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9 10:30
盛夏时节,正是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旺季。7月24日,记者从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了解到,四川首批人工培育的鸡枞菌近期在实验室里破土而出,栽培与生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小林表示:“这是我们团队人工培育10年来第一次获得成功,目前出菇还不稳定,预计正式进入市场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
▲人工培育的四川首批鸡枞菌
人工鸡枞菌正式量产
至少还有3到5年
每年七八月,各种野生菌上市,有些珍稀种类价格昂贵,动辄两三百元一斤。
鸡枞菌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为“菌中之王”,但一直无法量产。好消息是,7月24日,记者从四川省农科院获悉,食用菌研究所近期已经人工培育出了四川首批鸡枞菌,这是人工培育10年来第一次获得成功,这标志着四川省对于野生珍稀食用菌鸡枞菌的驯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距离实现鸡枞“自由”又近了一步。
李小林表示:“本月初,首批3朵鸡枞菌已经成功在实验室里培育成功,但目前出菇还不稳定,距离商业化生产、正式进入市场至少还要三到五年。”
据介绍,鸡枞菌为蚁巢伞属真菌,与白蚁存在复杂共生关系,正因为如此,人工培育过程才显得格外困难。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云南培育出我国第一朵人工鸡枞菌,四川仅次于云南。
技术难度大
推广也受限
“我们目前只是发现了白蚁和鸡枞之间的一些共生规律,对白蚁如何培育出鸡枞的机制还不明确,因此利用部分已知规律进行人工培育还无法保证出菇率。”栽培与生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杨学圳告诉记者。
▲李小林(左)和杨学圳展示其团队成功培育的鸡枞菌
2014年,研究所专家团队启动了鸡枞菌人工栽培驯化的研究工作,饲养培菌白蚁,分离鸡枞菌菌丝,然后模拟鸡枞的生长环境。“白蚁种群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用于培育鸡枞菌,而仅培育白蚁的过程都需要一两年。”杨学圳说,“我们在利用白蚁培育出鸡枞幼菇之后,还需要将幼菇分离出来单独培育。”
经过多年观察,在掌握了鸡枞菌一定的生长规律后,杨学圳等人开始人为模拟其生长环境。“比如调节实验室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加上一些外界干扰,终于勉强达到了鸡枞菌生长环境的要求。”杨学圳告诉记者,“我们注意到野生鸡枞菌多生长于雷雨天气之后,我们还为培育箱加了震动装置,尽可能还原外界环境。”
“如今,人工分离出来的鸡枞菌幼菇在重新种植之后,大约一周就能破土长大。”杨学圳介绍道。
记者:闫晓峰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汪静 责编:刘健